這是《自我解放戰略規劃指南》延伸閱讀之五
《從獨裁走向民主》--讀後心得
這是以「非暴力抗爭」方式推翻(或是摧毀)獨裁政權心法與技法的總則,並且詳細分析與解說推翻獨裁政權各階段所需注意事項。從務實地面對獨裁政權、談判為危險性、權力從哪裡來?、獨裁政權的弱點、戰略規劃的重要性、政治反抗的運用等,作詳細的解說。
同時,也讓我們了解,從「從獨裁走向民主」是一漫長的經歷、是需要堅持與不斷的努力、亦是需要熱愛與嚮往自由民主的夥伴們前仆後繼的向前進,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--建立自由民主國家。
有沒有試著想過-從古至今,獨裁政權為什麼會存在?
它之所以存在,通常主要是因為它統治國家內部的權力分配。再加上民眾與社會的太軟弱,以至於沒有能力讓獨裁政權造成嚴重的威脅、問題產生,導致財富與權力集中在極少數人的手中!
從歷史演進來看,不難發現對於獨裁政權推翻方式從由早期以武裝(暴力)力量向殘暴獨裁者宣戰(這是很慘烈的犧牲過程)、到彼此雙方進行和解、妥協與談判、乃到最後進行的是政治反抗或非暴力抗爭過程。
用武裝(暴力)力量的方式來對抗獨裁政權統治,只要翻開歷史,就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例子。
然而,這些例子卻有相同的共通點就是:好不容易結束了一段獨裁統治,卻又同時開啟了另一段新獨裁者的出現!
談判的重要性
「談判」是可以解決衝突的一個重要手段 (雖然我對於談判的印象還是停留在電視、電影場景中,談判專家與罪犯溝通釋放人質或投降的畫面中……! 不是粉蘇糊。)!
但要是涉及:根本議題、影響到宗教信仰、人類自由議題、或是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,談判就不會是可以提供達到讓雙方都相互滿意答案之方法。因「談判」並不表示雙方是以平等的基礎坐在一起,透過交談並解決造成他們之間衝突的那些差異!
在理想的情況下,是以談判方式來與獨裁者進行周旋、抗爭,逼迫獨裁者慢慢地將原先許多非常不合理+不人道的規定(法律條文)解禁、逐步限縮他的權力、瓦解他的統治組織,最後推翻整個統治階層,將權力還給人民,重新組成新的民主政府,達成和平轉移政權。
但實際上卻發現在談判裡決定談判要達成的協議內容,不是造成衝突之各種觀點與目標間相對的正義性。同時,談判所達成的協議內容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雙方各自的權力能量。
這讓我想到近期發生的勞資糾紛、罷工事件。
不論是在一開始勞資雙方協商、協商破裂後員工所進行的各種罷工活動、乃至最後雙方再次進行談判協商,彼此找到共通點而各退一步,以達成彼此間最大的共同利益!
對吧!雙方在最後各自得到自己所要的一部分,同時放棄一部份的目標。總是會有妥協的,有同中存異,以達到成功的談判。
最終絕招
然而,要成功推翻(抵抗)獨裁政統治,最經常是透過睿智的使用現有之最恰當及最有力的抗爭手段來完成,而不是藉由談判來達成協議! 因此,「政治反抗(非暴力抗爭)」是人們為自由而抗爭所擁有之最強大且有力的「絕招(手段)」!
「政治反抗」或「非暴力抗爭」是希望對人民、團體尋求解除其所遭受的獨裁統治、壓迫有所幫助,並且建立一個可以長久的民主體制。此民主體制是尊重人類自由與民眾的行動以改善社會環境,推動與實踐各項民主改革。
「自由不是免費的」。
不會有外來力量會賜與被壓迫人民它們所渴望的「自由」。
人民必須學會-「自由」是要自己去爭取的。尤其是面對高壓、不講理的獨裁統治政權。
透過這種抗爭(政治反抗或非暴力抗爭)所贏得的「自由」才是可長可久的。這種「自由」也才能夠讓人民願意獻身去保護它,且使它更豐富、更多采的兼任民族維持下去。
這段歷程,就活生生的上演在我們所居住的土地-「台灣」。
從早期戒嚴時代開始,許多民主前輩投身黨外民主運動,逐步讓政府開放報禁、黨禁,乃至於到後來的中止戒嚴時期、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和總統直選,最後和平完成政權轉移。
這段過程由現今我們看,可能只有短短的幾段文字帶過,但卻是由許多民主前輩們持續努力不懈抗爭、不合作政治反對、談判等艱辛歷程所換來的甜美果實。(建議大家去閱讀、熟悉這段歷史,真的非常精彩!)
而這也正是蔡丁貴教授、林哲夫教授、林芳仲牧師要積極翻譯且推廣吉恩夏普(Gene Sharp)教授-《自我解放指南》一書的目標:
讓台灣現今與下一代的我們,不但能夠「呵護與維繫」民主前輩們所辛苦建立的「自由與民主」。同時也教導我們當往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時,都能夠和平、非暴力方式來達成抗爭的目標!
與大家分享!